价格面议
发货时间7天内
发货地址重庆
发货方式快递
服务一对一
能评即节能评估。包括节能量评估,对比以往设备或工艺节约多少能源量;节能措施评估,采取了哪些节能措施,节能措施的合理性;能效水平评估,对比当前自身单位产值与国内水品之间间的比较数据。
节能审查部门收到项目节能报告后,应委托节能评审机构进行评审,形成评审意见,作为节能审查的重要依据。节能审查部门不能委托承担节能报告编制工作的机构和承担同一项目的节能评审工作。第十一条 节能评审机构要确保节能评审质量,对节能评审意见的内容和结论负责。节能评审意见应包括以下内容:项目基本情况,节能报告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政策文件等是否准确适用,节能报告的内容深度是否符合要求,对节能报告用能分析、主要耗能工艺、节能技术方案、主要耗能设备、用能规模和主要能效指标作出评价,分析论证对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煤炭减量替代目标等方面的影响,提出合理可行的节能改进措施和建议。
节能评审机构应将项目节能报告、评审意见等材料一并存档备查,并将相关材料报送节能审查部门。

选择低阻电缆,并选用合适的导线截面
电力传输的质量与传输中的电能消耗都是由电缆电阻来决定的,其是各个电气设备之间用来进行电力传输的工具。电缆电阻越大便会使得机电设备中电力的传输速度越慢,便会消耗更多的电能。所以选用电阻较小的电缆可以减少热能发散和输电线路的损伤。对导线截面也要进行合适的选用,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资本,节省电能损耗及投资,还会增加工厂的收益。

“水泵节能改造”详细介绍
一、水泵系统节能领域
冶金行业、钢铁行业、石**业、化工行业、自来水行业、电力行业、矿山、、水泥等行业。
二、水泵系统高能耗的主要原因
1、泵运行效率低 2、电机效率低 3、管阻损失大
4、调节方法落后 5、系统泄漏、旁流 6、运行维护不当
7、泵与系统不匹配
三、水泵系统节能途径
◆ 通过优化水泵水力设计和结构设计及提高制造精度来提高泵本身的效率;
◆ 通过优化配套电机及传动装置的设计来提高电机及传动装置本身的效率;
◆ 通过水泵、电机、传动装置、调速装置、管网和用水设备匹配的优化设计来提高装置效率;
◆ 通过对水泵系统运行的科学调度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四、翔鹅水泵系统节能方案
翔鹅节能针对循环水系统各流程中存在的高能耗的问题,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综合节能解决方案。
1、 抗汽蚀设计
a、叶轮进口面积以降低介质进口流速、改变叶片的进口角度和优化叶片进口流道形状,提高水泵的抗汽蚀性能;
b、增加诱导轮等抗汽蚀装置,提高叶轮进口介质的压力,优化流场压力分布,提高水泵的抗汽蚀性能;
c、水泵采用抗汽蚀材质,减少汽蚀对泵的损害。
2、 节能水泵
根据客户实际运行要求,采用三元流理论和CFD计算流体力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水泵的优化设计,并辅以国内**的水力模型,量身定做节能水泵,以确保水泵率运行;铸件采用塑料熔铸模,树脂砂精密铸造,水泵精细数控加工;叶轮采用交错叶片布置方法,减少叶轮涡流损失2%以上;密封环采用**的迷宫密封形式,减少容积损失2~3%;过流部件采用纳米涂料喷涂,提高表面光滑度,减少摩擦损失。
a、节能水泵运行效率高,**达到90%以上;
b、节能水泵材质配置高,结构合理,使用寿命长;
c、节能水泵运行状况优良,振动小,噪音低。
3、 微阻阀门
采用多功能斜板水力阀替代老式止回阀,其融电动阀、止回阀和水锤消除器三种设备的功能于一体,能有效地提高系统安全可靠性,减少阻力损失,又满足系统运行安全和节能要求。
4、 用水装置的水力平衡和优化
循环水系统各个用水装置的布置、用水流量、压力均有区别。通过监测各用水装置的运行参数,合理分配各装置的用水量;系统中的用水*不利点采用局部增压装置改善其冷却效果,降低管网的整体压力水平。实现各用水装置之间的水力平衡和优化,可以改善系统冷却效果,即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又能提高管网运行的安全性。
5、 余压利用
在系统要求必须保证回水压力标准的基础上,利用循环水系统的回水余压,将冷却塔风机的电机驱动方式改造成水轮机驱动方式,来驱动冷却塔风机,以达到即节约电能,又提高冷却塔的用电安全性的效果。
五、水泵系统节能效果
◆ 系统节电率达15%-70%
◆ 设备使用寿命延长30%-40%
◆ 设备维修费节省20%-40%
◆ 保养时间减少20%-30%
◆ 工作环境明显改善

什么时候需要提供节能报告?
节能评估、节能报告是工程咨询领域比较常见的工程咨询服务项目。
什么时候需要为项目提供节能评估,节能报告呢?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3000吨标准煤以上,或年电力消费量500万千瓦时以上,或年石油消费量1000吨以上,或年气消费量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
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000至3000吨标准煤,或年产电力消费量200万至500万千瓦时,或年石油消费量500至1000吨,或年然气消费量50万至100万立方米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编制节能评估报告表。
上述条款以外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填写节能登记表。
值得注意的是,投资项目碳评制度虽然置于项目审批或核准之后或与其并联开展工作,但仍属于项目开工建设前的前置审批事项。深入贯彻关于“放管服”改革的要求,低碳发展主管部门要同步加强,要实施更严格、更规范的开工建设后的事中与事后,从而确保碳评报告中提出的相关管理措施落实到位,相关节能或减碳的工程设施持续稳定运行;同时,着力优化服务,研究制定鼓励发展的低碳减碳技术和产品目录,支持引导项目建设单位采用低碳减碳新工艺、技术或设备。
http://u866.cc